1234笑话大全

当前位置: 1234笑话大全 > 经典语录 >

赵鹏 王永魁:“文革”时期领袖语录专用字体的演变

时间:2021-03-29 17:0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每日一笑 点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背景参考>>背景分析 赵鹏 王永魁:“文革”时期领袖语录专用字体的演变 作者:赵鹏 王永魁时间:2021-03-26来源:《百年潮》2014年第6期 1978年3月23日,中宣部发出通知,引用马恩列斯毛语录不再用黑体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背景参考 >> 背景分析

赵鹏 王永魁:“文革”时期领袖语录专用字体的演变

作者:赵鹏 王永魁      时间:2021-03-26   来源:《百年潮》2014年第6期

 

赵鹏 王永魁:“文革”时期领袖语录专用字体的演变

1978年3月23日,中宣部发出通知,引用马恩列斯毛语录不再用黑体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如今,只要有基本的电子设备,人人都能把自己在键盘上敲下的文字变成字形端庄的黑体字。

  但曾几何时,在各种出版物上,这种字体却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语录所独享。有时还会为避讳带有贬义的“黑”字而将这种字体称为“粗体字”。虽未见到官方文件规定,但从“文革”开始不久直至“文革”刚结束时,用黑体字排印领袖语录是各种出版物一致遵循的“规矩”。那么这种“规矩”是在什么时间确立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废除的呢?

  领袖语录的最初字体

  说起“语录”,始作俑者当属《解放军报》1961年5月起刊登的“毛主席语录”。其实当时军报上的语录并无一定的字体规则,往往是语录正文用楷体,出处用黑体,但也可以见到为数不少的宋体、仿宋体、黑体语录。这种情况原本正常,黑体字只是字体序列中的普通一种,在正文大多以宋体排印的情况下,编辑为了突出部分内容,可以选用黑体,也可以选用其他字体。

  实际上,“文革”爆发前后,各大报刊首选的用以突出引文、语录等内容的字体是楷体。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李庄回忆说,“文革”前该报的一些社论全文排楷体字,“在当时是重视的标志”。

  而且,此时“有幸”改换字体的也不仅是领袖语录。例如《人民日报》在有删节地转载《解放军报》社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时,将“大家认识到”“值得注意的是”等相关内容都排成了楷体。各种人物的讲话、心理活动,甚至只要是编辑认定的重要语句,都可以换个字体突出一下——《人民日报》在报道大连海运学院红卫兵步行进京串联时,就将其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变成了楷体:“八月二十五日清晨,十五名革命小将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征途。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乘车、不坐船,逢山过山,遇水涉水,用自己的双脚迈过了辽宁、河北两省的二十一个县市和一个农垦区,在广阔的天地里经了风雨,见了世面,受到了一次严峻的革命意志的锻炼。”文中红卫兵“宣誓”的话也用楷体编排。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66年底。

  转折点出现在1967年1月1日,这一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同时刊登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二者虽然选用了不同的字体来排正文(《人民日报》用楷体,《红旗》杂志用宋体),但在引用语录时,都用了黑体字。例如,社论中提到:“毛主席告诉我们:‘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同一天的《解放军报》也刊登了一篇社论,即《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推向新阶段使我军真正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其中同样出现了黑体字语录。

  此后,黑体字语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两报一刊”上。1967年1月,“两报一刊”发表或转载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头文章”中的语录,已经几乎全部用黑体字排印,甚至在转载《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的社论时,即使原文没有黑体字(一般是全文楷体),也要将其中的语录部分变成黑体。例如,1月5日《文汇报》发表《抓革命,促生产,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急告全市人民书》,相关语录和“万岁”口号用的是楷体,但到了《人民日报》上,就全部变成了黑体。不过,一段时间里,各大报刊“普通文章”里的语录,还或多或少地沿用1966年的习惯,只是换个字体,而不拘泥于黑体。

赵鹏 王永魁:“文革”时期领袖语录专用字体的演变

  《解放军报》1967年1月10日第二版

  黑体字语录大行其道

  《解放军报》大约从1967年1月5日起,《人民日报》从1月24日起,《红旗》杂志从第2期起,凡出现毛泽东语录必用黑体字,各种文体均被裹挟其中。例如:

  “据报道,哥伦比亚一些地区的游击队近年来注意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他们特别重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军事著作,注意和运用毛主席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战略战术思想。”这是消息。

  “‘抓革命,促生产’号角嘹亮,/毛主席的指示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上;/……”这是诗歌。

  还有“文革”时期很流行的曲艺形式——对口词:“甲: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的关键时刻,/乙:传来了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合: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

  甚至在《解放军报》的“战士家信”专栏中,也能看到黑体字语录的身影:“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毛主席的教导:‘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见1967年2月21日、3月16日、3月29日《解放军报》)

  黑体字最初还可以用来突出语录以外的重要内容,例如1967年1月3日《人民日报》上姚文元的文章《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引用“毛主席对文艺工作的两个批示”固然要用黑体,提及所谓“思想战线上的大斗争”时也可以用:“第一次大斗争,是一九五一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后来,黑体字语录逐步为毛泽东所专用,甚至可以不加引号。

  1967年第5期《红旗》杂志社论《论革命的“三结合”》写道:“毛主席提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权力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这句不知是否原样照录的话竟由此成为一条“毛主席语录”,多次出现在各大报纸的报眼位置上。《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也以《红旗》为依据,将这段话归入毛泽东的名下。


(责任编辑:每日一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