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夏静现在一家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工作,十几个同事都是90后。“整个办公室最近都在讨论脱发,尤其女生特别担心前额头发稀疏。”看着吸尘器里能扫出一卷一卷的头发,老板开玩笑说双11要囤防脱洗发水,“作为以后的员工节日福利”。 做代购的陈婕妮感觉,从2015年开始,她不断被要求给身边的小伙伴们推荐增发、防脱发产品。“基本都是90后的女生,吐槽自己脱发严重。”防脱发的英国发梳、日本的增发液、国产的护发素,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2017年9月,阿里健康发布的一份《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同样显示,脱发群体的年龄正在下沉。购买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90后占比36.1%,即将赶超占比38.5%的80后。 不难看出,以在校大学生、工作5年内的职场新人为主要群体的90后,正日益成为受脱发困扰的“主力军”。 聂顺利说,尽管“秃头”高发于男性群体,但近年咨询脱发问题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对形象很关注,掉头发多了些就很紧张”。在他看来,大多数前来问诊脱发问题的女性,远未达到疾病的程度,只是正常脱发。 网络上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日均脱发量在100根以上才需就医。大多数喊着自己“秃了”的90后,是借脱落的头发调侃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压力过重的状态。有采访对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知道挽救发际线,需要早点睡、多运动,但就是很难调整生活状态,“很忙,买防脱洗发水也就是求个心安”。 谁在热议“90后秃头”在社交媒体中,这种焦虑的情绪更容易在群体中“传染”,90后对外形的关注及情绪上的敏感焦虑,正被更多人抓住商机。 策划了《我在清华掉头发》一文的清华学生徐亦鸣说,他们接到北大《此间》杂志邀请后,迅速在校内发起了问卷调研。没想到在24小时内,便收获了4991份答卷,其中4068份来自清华学生,大家在填空题区写下了9296字的“吐槽”。 该文走红网络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官方微信的后台甚至收到了来自国内某植发机构的留言“小广告”。 随后,一批自媒体大号都加入了“90后秃了”这一话题的讨论,大批网友在评论区吐槽自己的脱发严重,一个公号常在文末植入广告,但脱发话题却没有推荐产品,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说,“从未这样期待过广告位,居然失望了。”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防脱发产品不愁营销。“纯天然草本”“无效全额退款”的洗发水、介绍3分钟按摩操或是食疗的书籍充斥网络。“花季少女自爆双11购物单,第一单竟是防脱发产品”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最近微博热议,霸王集团创始人陈启源也秃了,大批网友戏谑着质疑,“洗发水真的有用么?” 为此,陈启源专门录制了一段小视频,他亮出光洁的前额,拨弄着自己稀疏的头发说,自家有脱发遗传,这是“老板头”“富贵头”,60岁还有这么多头发很满足。他还建议年轻人劳逸结合,爱护头发。 刚失恋的陈婕妮就收到了今年双11“霸王”的促销短信:“头发就像前任,离开了就不会回来”。她被气得笑了,“顺手又买了几瓶育发洗发水”。 实际上,受“秃头”困扰的并不只是中国的90后。2011年,国际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Trip Advisor)日本分公司曾进行了一项关于“秃头世界地图”的趣味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名为捷克,有42.79%的男性秃顶,西班牙、德、法、英国等欧洲国家名列前茅。 对此,有专家指出,受遗传基因影响,白人男性最易“秃头”,且有的西方人食用肉类较多,蔬菜太少,饮食习惯不健康。 聂顺利介绍,目前尚没有科学研究证明,熬夜、焦虑与秃头存在因果关系。但饮食习惯,尤其是高热量食物的过多摄入,包括肥胖问题,确实对脱发有影响,“体内雄性激素会增多”。 2013年,《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刊发的一篇《三种常见脱发性疾病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的相关性调查》论文,在调查脱发门诊就诊者后发现,脱发性疾病,尤其是斑秃同时受到睡眠质量、精神因素的影响,恢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整情绪对预防斑秃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论文同时指出,调查对象为该院皮肤科脱发专病门诊的101例就诊者,这类患者更为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或是有更严重的脱发病情,因此对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至今,回忆起初到北京实习时的挣扎,王南仍是一脸痛苦。为了省钱,他住在一间月租900元的群租房里。“几平米,没空调,每天晚上都三十六七度。” 如今,他已经能负担起自己在北京的生活,买得起200元一瓶的防脱洗发水,但“植发”重现往日浓密的梦,遥不可及。 (文中王南、邵羽为化名)
(责任编辑:每日一笑) |